从皮肤微循环构型论烧伤皮肤立体式再生修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0726.2015.06.01

从皮肤微循环构型论烧伤皮肤立体式再生修复

引用
微循环一词是在1954年美国召开的首届微循环生理与病理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我国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运用该项技术的[1]。半个多世纪以来,多数研究人员大都集中在急、慢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方面,未见根据皮肤微循环特殊构型使烧伤皮肤立体式修复的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荣祥教授在他发明湿润烧伤膏( 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 MEBO )和烧伤湿润暴露疗法( 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 MEBT)时,就富有远见地提出了“让烧伤皮肤立体式愈合”的远大目标,在长达30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人们在深Ⅱ度和浅Ⅲ度创面上已成功实现了这一科学的预见。为了传承他的伟大事业,笔者回顾了相关文献,对为什么要让烧伤皮肤立体式愈合,它在烧伤皮肤原位再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实施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MEBT/MEBO)等问题进行了理性论述。所谓立体式愈合就是让烧伤创面暴露而不受任何约束地完成生理性愈合过程,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疗法。这是本文所介绍的核心内容,希望对深度烧伤创面实现立体式再生修复有所借助。

皮肤血管构型、深度烧伤、关键节点、MEBT/MEBO、立体修复

R64;R45

2016-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83-3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001-0726

11-2650/R

201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