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肿瘤9994例免疫组化诊断经验
背景和目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着普通病理学的发展和肿瘤病理学的发展.鉴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形态学的复杂性和按组织来源诊断肿瘤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我们999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作诊断的经验.方法:在熟悉免疫组化ABC法的基础上,应用于每例神经外科标本,探讨神经肿瘤的免疫指标组合,做到合理应用,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既有利于鉴别诊断,又能和临床一起把握肿瘤的良恶性程度.本文收集1995至2002年经免疫组化诊断的9994例神经肿瘤作统计,总结经验和教训.结果:(1)病例统计:在9994例中,按WHO神经肿瘤(2000)分类: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为2926例(29.3%)、周围神经组织肿瘤1191例(11.91%),脑膜组织肿瘤2746例(27.47%)、淋巴造血组织肿瘤152例(1.52%)、胚生殖细胞肿瘤87例(0.87%)、鞍区肿瘤(包括垂体腺瘤)2340例(23.41%)、转移性肿瘤420例(4.20%)、杂类肿瘤132例(1.32%).(2)免疫指标组合:A.脑内各种胶质瘤的免疫指标组合为S-100、GFAP、Vim和CD34,必要时加P53、PTEN、P16、Syn、NSE、NFP,胶质瘤对S-100全阳性,借GFAP表达差异来确定类型(包括恶性程度).含神经元肿瘤则常借Syn,NSE,NFP或GFAP的表达差异来确定类型.B.脑膜组织肿瘤采用EMA、Vim、CK、CD34、SMA等,必要时加用CD68、GFAP、CEA等,脑膜上皮肿瘤均示EMA和Vim阳性表达,有时CK也表达;脑膜间叶组织肿瘤采用CD68、SMA、DesminMG等相应的免疫指标.C.当脑膜瘤与胶质瘤相鉴别时,采用EMA、Vim、GFAP、S100和CK等指标.D.周围神经组织肿瘤则以S100、MBP、GFAP和Vim,疑有神经元时,加作Syn、NSE或NFP,疑有恶性时也常加用SMA、CD68、Desmin、EMA或CK等指标.E.垂体腺瘤采用GH、PRL、TSH、ACTH、FSH和LH等激素抗体分类诊断.F.淋巴造血组织肿瘤采用LCA、CD20、CD45RO、CD68和GFAP的标记组合、若阴性则改用S100、Syn、NFP或SMA而可能诊断神经母细胞瘤.G.脊索瘤采用S100、EMA和Vim(均为阳性)和特染PAS阳性而确诊;H.评定良、恶性程度时,采用Ki-67(MIB1)或PCNA检测细胞核增殖指数来确定.及时充分固定瘤组织是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最重要的因素.结论:免疫组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对医学和病理学(包括神经肿瘤的)诊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分类诊断和恶性程度的确定.但它的特异性是相对的,应在常规HE光镜观察指引下,选用免疫指标.其阳性结果与常规观察判断有悖时,需慎重采用.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2
R739.41(肿瘤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