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微栓子监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0152.2016.08.009

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微栓子监测

引用
目的:研究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微栓子监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头MRI、TCD微栓子监测,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共收集22例患者。均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起病,包括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偏盲、皮质盲。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如下:系统性恶性肿瘤1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重度,HCY>50μmol/L)5例,肾病综合征2例,抗磷脂综合征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例。18例在卒中发病后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才被首次确诊。DWI示多发急性梗死灶,不符合单一动脉供血区,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病灶累及大脑半球脑叶皮层/皮层下22例,深部12例,小脑10例,脑干2例。22例行微栓子监测者10例阳性。结论对于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要注意筛查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高凝状态和微栓塞可能都参与其发病机制。

脑梗死、栓塞、高凝性、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42

R743.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6-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88-4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002-0152

44-1213/R

42

2016,42(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