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囊后肢梗死的分水岭机制探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36/j.issn.1002-0152.2015.05.010

内囊后肢梗死的分水岭机制探讨

引用
目的:探讨内囊后肢梗死可能的分水岭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全部10例内囊后肢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表现为偏侧面部及上下肢无力,3例表现为上下肢无力;3例表现为24h内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表现为5h以内达高峰,5例表现为3~5d内病情进展。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病灶部位:均在内囊后肢可见DWI高信号,其中1例可见双侧内囊后肢高信号,仅1侧肢体出现临床症状。6例在病灶侧侧脑室体后部旁,同内囊后肢相隔0.7 cm之内可见另一病灶。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显示均有后循环供血差表现,其中1例表现为基底动脉迂曲,1例表现为基底动脉开窗畸形伴有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结论内囊后肢是脑血液前后循环的分水岭,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内囊后肢梗死的重要原因。

内囊后肢梗死、分水岭脑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

R743.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5-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04-30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002-0152

44-1213/R

201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