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

引用
本文对印度佛教在汉地和藏区本土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考察,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作者着重根据自己爬梳藏文文献所得资料,对佛教在藏地本土化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论述.作者指出,佛教在两地本土化的路径可分为前宗派时期和形成宗派后两个时期.前宗派时期,在汉地表现为佛教始终居于已有社会体制之外,自身则逐渐吸收本土的文化因子;在藏地,表现为与当地的制度建设相融合,并致力于自身的体制化.形成宗派后,两地佛教宗派的发展一方面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在教义教规、修持方式以及与政治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上,则呈现出历史的多样性.在汉地,佛教同汉地之儒、道两家发生了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的关系.其结果,一方面是佛教的儒学化;另一方面,是儒学冶儒、释、道三教于一炉,建立了以心性义理为纲骨的理学体系,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形成了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不均衡三角关系.在藏区,首先是佛教的苯教化,之后,佛教居于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而苯教则吸收了佛教的理论、体系和仪轨,成为”阳苯阴佛”的佛教化的苯教,退居边缘,佛教与苯教从而形成了”中心-边缘”的格局.文末,作者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印度佛教在汉地和藏区本土化发展不同历史轨迹所体现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讨论.

汉地佛教、藏传佛教、本土化、文化传播

B9(宗教)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51-1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

1002-4921

11-1211/C

200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