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819/j.1001-7216.2024.221206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引用
[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 8 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 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 48 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遗传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结果]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总狭义遗传率高,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低代选择有效;花色苷以显性效应为主,适宜中、高世代选择.这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原花青素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小,稳定性好,以此为选择指标可有效提高其他 3 种成分,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高温有利红米水稻杂种后代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群体杂种优势.此外,提高不育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有利于培育高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杂交后代;恢复系 18Rr174、18Rr175 可有效提高后代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且受环境影响小.[结论]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可有效预测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18Rr174、18Rr175在高抗氧化活性成分红米杂交稻的选育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红米水稻、抗氧化成分、遗传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38

S968.3;S511;S334.5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资助项目

2024-0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5-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水稻科学

1001-7216

33-1146/S

38

2024,3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