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礁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诱集效果研究
为探究人工鱼礁聚鱼效果,于2017年2月、4月、9月和11月主要通过声学探测技术,对防城港海域渔业资源密度、空间分布与大小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及其临近海域4次调查共捕获各类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201种,包括鱼类126种、蟹类32种、虾类20种、虾蛄类11种和头足类12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密度在时空层面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且交互作用显著(P<0.001).2月调查海域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密度(547745 ind/n mile2)约为其周边海域(203990 ind/n mile2)的2.68倍,表现出明显的聚鱼效果.其中,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等岩礁性底层鱼类为该季度主要优势种类.各航次人工鱼礁区小型个体所占比重较高,其平均目标强度(TS)分别为–55.6 dB(2月)、–54.5 dB(4月)、–53.6 dB(9月)和–52.2 dB(11月),随个体生长其平均TS呈稳步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垂直方向上,2月和4月航次人工鱼礁区90%以上回波单体主要分布在9~16 m中下水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表现出明显的向底层诱集的效果,该结果能为海洋牧场生态效应系统评价提供重要支撑.
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大小组成、空间分布、防城港
26
S931(水产资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12BAD18B02;防城港钢铁项目渔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01-15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68;农业部财政项目"南海海洋捕捞生产结构调查"640
2019-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78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