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棒状体分泌毒性因子-假激酶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4.08.016

弓形虫棒状体分泌毒性因子-假激酶的研究进展

引用
弓形虫RO Ps包括数十种速殖子分泌蛋白,在虫体的入侵、纳虫泡形成、增殖、出胞和逃避宿主细胞效应分子的攻击中发挥重要作用。RO Ps属于蛋白激酶家族,其部分成员虽具有激酶结构域,但是由于某些关键位点的突变,失去了磷酸化宿主信号分子的作用,故称为假激酶。近年的研究认为,假激酶同样具有重要功能,例如通过变构调节激酶的活性;作为支架蛋白促进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弓形虫假激酶的结构特点和部分假激酶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对于研究弓形虫RO Ps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候选分子疫苗筛选和药物研发具有参考意义。

弓形虫、棒状体分泌毒性因子、假激酶、结构、功能

R382(医学寄生虫学)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 .WSO370;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基金No .BS2013SW015;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Supported by the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of Shandong Province.WSO370;the Promo-tive Research Fund for Excellent Young and Middle-aged Scientists of Shandong Province.BS2013SW015;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2012

2014-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55-8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1002-2694

35-1284/R

2014,(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