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带绦虫六钩蚴TSO18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94.2005.03.021

猪带绦虫六钩蚴TSO18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引用
@@ 囊虫和绦虫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猪的囊尾蚴感染率也较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亿元.猪囊虫病的免疫预防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主要原因是抗原成分复杂且不能大量生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寄生虫研究领域的应用,通过寻找免疫相关基因,在体外克隆并表达该基因,用表达产物作为抗原进行免疫和诊断无疑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澳大利亚学者Johnson[1] 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并表达了羊绦虫六钩蚴45W抗原,用其制成的疫苗对羊的保护率达94%.这一突破性成功标志着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研制猪囊虫疫苗是切实可行的.疫苗研究的另一策略是鉴定并克隆宿主保护性抗原的同源序列.分子生物学方法使这一策略可以快速实现,而且在牛囊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用编码羊绦虫18K保护性抗原的cDNA为探针,从牛绦虫mRNA中克隆了一个同源序列TSA18,其编码蛋白与T.ovis 18(To18)的同源性为80%,表达蛋白能诱导高水平的免疫保护,抵抗牛绦虫虫卵的攻击感染[2].六钩蚴18kD抗原所诱导的免疫保护力在抵抗几种带科绦虫方面也是有效的,有些基因的工程苗已用于实际的生产[3].为了验证TSO18在囊虫病预防中的作用,获得新的更有效的免疫原基因,我们进行了该项研究.

猪带绦虫六钩蚴、免疫保护力、宿主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猪囊虫病、同源序列、克隆、分子生物学技术、猪囊虫疫苗、免疫相关基因、生物学方法、免疫原基因、寄生虫研究、域的应用、免疫预防、疫苗研究、研究方向、卫生问题、生产、快速实现

21

R383.3(医学寄生虫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9011906

2005-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62-2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02-2694

35-1284/R

21

2005,21(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