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风险的韧性城市治理双体系建设——雄安新区气候风险适应模式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062/cpre.20230203

适应气候风险的韧性城市治理双体系建设——雄安新区气候风险适应模式

引用
雄安新区所在白洋淀地区历史上有着多次重大暴雨洪涝记载,未来暴雨洪涝、高温热浪、重度雾霾等极端气候事件增长趋势导致潜在气候风险加剧,应对气候风险的韧性城市建设成为确保新区千年大计的基本任务.建立应对极端气候风险的智能技术应灾和智慧社会应灾"双体系",是韧性城市治理的基本途径.该研究以雄安新区韧性城市建设为例,在评估和分析未来极端气候风险对雄安的潜在影响基础上,从复杂系统视角把城市韧性分解为结构韧性、过程韧性和系统韧性三个层次:①智能应灾技术体系的结构性技术体系需要重视城市空间韧性规划,筑牢基于流域的自然疏浚系统;确保城市生命线的应对洪涝能力;把防灾能力现代化作为地下城建设的首要标准;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决策与红色预警"叫应"机制.②智能应灾的过程性技术体系需要建立区域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街区间电力融通,灾中优先保障生命线设备的供电.③智能应灾的系统性技术体系需要建设"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分析、决策与联动控制机制,"云上城"与"地上城""地下城"三城影像联动.韧性城市是可持续的物质系统和制度系统的结合体,智慧应灾社会体系首先要建设以政府为核心、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的公助体系,实施按时间系列的灾情预判,加大新闻报道透明度和权威度,正确引导社会关切.二是建设以社区与单位组织为核心、确保集体共同安全的共助体系.三是建设保障居民自身安全的个体与家庭自助体系.三体系的规划、建设和运转贯穿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智慧应对尤其体现在公助、共助与自助之间的系统性联系上,实现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高度融合,在必要的时间为需要的人提供相应的物品、服务,为所有人特别是脆弱群体提供必要服务,超越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应对气候风险的韧性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

气候风险、城市适应、智能技术体系、智慧社会体系

33

C91(社会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606300

2023-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002-2104

37-1196/N

33

2023,3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