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金丹健肝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04/j.cnki.46-1064/r.2023.08.15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金丹健肝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引用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金丹健肝胶囊治疗肝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http://tcmspw.com/tcmsp.php)和HERB数据库(http://herb.ac.cn)检索金丹健肝胶囊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DisGeNET、药物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筛选肝纤维化疾病靶点;将金丹健肝胶囊活性成分的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匹配,所得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9.1软件CytoNCA工具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通过DAVID平台(https://david.ncifcrf.gov)对关键靶点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采用LeDock软件对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获得金丹健肝胶囊180个潜在活性成分,1 340个靶点,肝纤维化疾病1 060个靶点,两者共同靶点273个.PPI网络互作筛选出与肝纤维化相关的关键靶点29个,并通过KEGG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金丹健肝胶囊通过异牡荆素、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3S,6S)-3-(苄基)-6-(4-羟基苄基)哌嗪-2,5-醌、6-O-丁香酰基-8-O-乙酰基山栀苷甲酯、丹参新酮Ⅱ、降丹参酮、茵陈色原酮、依靛蓝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EGFR、MMP9、PTGS2、ESR1、PIK3CA、F2、PPARG、PTPN11等关键靶点,具体机制可能与HIF-1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以及FoxO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 金丹健肝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方式抗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金丹健肝胶囊、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23

R575(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武威市科技计划项目No.WW2101138

2023-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63-8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热带医学

1009-9727

46-1064/R

23

2023,23(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