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村饮水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效果
目的 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干预效果.方法 在海南省18个市县随机抽取10个监测县,在每个监测县选择10户住家作为监测点.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监测点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覆盖人口等进行调查.于2009年丰水期(7~9月)、枯水期(1~3月)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2010年采取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共调查海南省100个监测点,占全省总人口的6.38%( 50.4万人/790.3万人).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占78.5%(193/246),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74.0% (182/246).在采集水样246件中,合格44件,合格率为17.9%.水样中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砷的检测结果均合格.其他各指标合格率由低至高依次为总大肠菌群(35.4%)<菌落总数(80.1%)<pH值(82.9%)<铁(94.3%)<锰(94.7%)<浑浊度(90.7%)<色度(95.5%)<硝酸盐(95.9%)<氯化物(97.6%)<氨氮(98.4%)、氟化物(98.4%)<总硬度(99.6%).以地面水为水源水水样的合格率为22.6%( 12/53),略高于以地下水为水源水的16.6%(32/193).集中式供水水样的合格率为22.5%(41/182),高于分散式供水水样的4.7%(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丰水期水样的合格率为19.2%( 24/125),略高于枯水期合格率为16.5%(20/121).安装二氧化氯发生器后,总体合格水平提高.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饮水、农村、分散式供水、集中式供水、地面水、地下水、合格率、干预
11
R123.9(环境卫生、环境医学)
2012-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