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552.2016.08.010
桂东南大容山晚二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对桂东南大容山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及Sr-Nd-Hf同位素研究,3个花岗岩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53.6±2.1Ma、256.4±1.8Ma和256.8±2.8Ma,暗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而不是早—中三叠世;岩体的εNd(t)和εHf(t)值均为负值,分别集中于-9.18~-13.4和-5.5~-6.7之间,对应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c )和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55~1.84Ga和1.64~1.71Ga,表明岩体物质的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壳源物质。结合区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形成可能与华南板块和印支地块之间在海西期—印支期的俯冲/碰撞拼合有关。
锆石U-Pb、Sr-Nd-Hf同位素、花岗岩、大容山、桂东南地区
35
P534.46;P597(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085416、12120113063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2068
201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9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