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552.2013.11.014
陕西安塞油田长2和长3储层特征及其非均质性
安塞油田长2、长3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其中河道砂体展布形态受沉积微相控制,呈NE-SW向带状展布,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溶蚀孔是目的层位的主要孔隙类型,孔喉结构为中小孔—中细喉型及小孔—微喉型,前者为中上等储层,后者为中等储层.储集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受成岩事件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机械压实-化学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储层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其中,石英、长石次生加大和方解石胶结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包围在碎屑颗粒周围的绿泥石薄膜一方面使粒间孔减小,另一方面阻止了部分石英、长石加大及方解石的沉淀,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部分原生粒间孔隙,从而使储层物性较好.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及晚成岩阶段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是碎屑长石和部分胶结物溶解从而形成大量次生孔隙的主要介质.安塞油田长2和长3油层组在纵向上隔夹层较发育,沉积韵律主要为正反复合韵律,导致了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长3油层组较长2油层组非均质性强.
沉积特征、孔喉结构、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安塞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32
TE12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7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204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1ZX05005-004-008HZ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1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