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76
2007-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背景 梅毒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期梅毒易合并和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传播,可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播的危险性增加3~5倍.近年来,我国梅毒报道病例数快速增长,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排序第3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目的 了解2007—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以梅毒为主的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松江区报告和监测的梅毒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共计报告梅毒8546例,年均发病率为48.23/10万,其中一期、二期、隐性梅毒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4.14/10万、9.66/10万、24.33/10万.2007—2017年总体发病呈U型上升趋势,2016年为发病最高峰(68.17/10万),2007—2010年梅毒发病率年均下降了6.13/10万,2010—2017年年均增长5.64/10万.本组梅毒病例特点为:隐性梅毒占51.84%(4430/8546)、6~9月份为报告病例数高峰时段、以本地户籍〔57.65%(4927/8546)〕为主、男女性别比1:1.06、20~59岁占梅毒病例的81.24%(6943/8546).本市户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0:1(特别是一期、二期梅毒性别比达1.73:1);外省市户籍病例男性少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0.60:1;女性感染较男性更为年轻化,20~49岁分别占74.75%(3289/4400)、56.82%(2356/4146).男性一期梅毒〔35.50%(1472/4146)〕高于女性〔20.98%(923/4400)〕,而女性二期梅毒〔20.02%(881/4400)〕及隐性梅毒〔58.84%(2589/4400)〕高于男性〔19.83%(822/4146)、44.40%(1841/4146)〕;一、二期梅毒本地病例以30~59岁〔59.06%(2910/4927)〕为主,外省市则以20~49岁〔85.24%(3085/3619)〕为主.结论 2007—2017年松江区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根据其特点,加强监测,规范梅毒的诊疗,加大性传播疾病防治宣传力度、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对女性及本市老年人口的筛查,控制梅毒的蔓延和传播.
梅毒、隐性梅毒、流行病学、疫情、发病率
22
R275.3
2019-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980-3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