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040
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与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高患病率及高病死率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大气颗粒物与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相关性的研究较少.目的 评估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与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01-01至2017-12-31浦东新区居民逐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资料来源于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库,同时期的上海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风速)资料来源于浦东新区气象局的浦东新区监测资料.采用Poisson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与居民每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相关性,并且根据不同年龄(低龄为<80岁,高龄为≥80岁)、学历(低学历为中学以下,高学历为中学及以上)分别建立模型.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当日及前1、2、3 d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以及死亡当日与前1、2、3 d大气颗粒物(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以lag0、lag1、lag2、lag3、lag03表示.结果 PM2.5与PM10、SO2、NO2、大气压呈正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P<0.05);PM10与SO2、NO2、大气压呈正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P<0.05);SO2与NO2、大气压呈正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P<0.05);NO2与气温、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大气压、风速呈正相关(P<0.05);气温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大气压呈负相关(P<0.05);相对湿度与大气压、风速呈负相关(P<0.05).单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2.5在lag0、lag1、lag2、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PM10在lag0、lag1、lag2、lag3、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年龄分层显示:对于低龄人群,PM2.5、PM10在lag0、lag1、lag2、lag3、lag0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对于高龄人群,PM2.5在lag0、lag1、lag2、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PM10在lag0、lag1、lag2、lag3、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学历分层显示:对于低学历人群,PM2.5、PM10在lag0、lag1、lag2、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对于高学历人群,PM2.5在lag1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0、lag2、lag3、lag0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PM10在lag1、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0、lag2、lag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多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单独控制SO2、NO2及同时控制SO2、NO2的情况下,PM2.5对全人群、低龄人群、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在单独控制SO2及同时控制SO2、NO2的情况下,PM10对全人群、低龄人群、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在单独控制NO2的情况下,PM10对全人群、低龄人群、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在单独控制NO2的情况下,PM10对高龄人群的效应显著(P<0.05).结论 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上升对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产生显著影响,高龄与低学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群对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变化更为敏感,应重点加强对敏感人群的大气颗粒物(PM2.5、PM10)危害的保护措施.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死亡、颗粒物、大气、广义相加模型、时间序列分析
22
R563.9(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科建设项目PWZxk2017-28;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PWRq2017-33
2019-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19-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