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169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血药浓度监测和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败血症的住院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的万古霉素谷浓度水平,分为A组(<10 mg/L)8例、B组(10~20 mg/L)34例和C组(>20 mg/L)8例,同期另选择非感染性疾病或非免疫系统疾病的住院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B、C组患儿的血药浓度、药敏试验指标、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4组免疫功能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谷浓度、峰浓度、24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4)/最低抑菌浓度(MIC)预测临床疗效的效能.结果 B组、C组患儿谷浓度、峰浓度、AUC24以及AUC24/MIC均高于A组(P<0.05);C组患儿谷浓度、峰浓度、AUC24以及AUC24/MIC高于B组(P<0.05).A、B、C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细菌学疗效优于A组(P<0.05).AUC24/MIC预测临床疗效的效能优于谷浓度和峰浓度(Z=4.153、4.201,P值均<0.001).C组患儿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前,A、B、C组患儿的CD3+、CD4+、CD8+比例以及IgA、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64+、NK细胞比例以及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组和C组的CD3+、CD4+、CD8+比例和IgA、IgG水平高于A组,CD64+、NK细胞比例以及IgM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后,A、B、C组患儿的免疫学指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血药浓度监测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中有重要作用;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0~20 mg/L时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且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AUC24/MIC>391可以预测患儿的治疗结局.
出血性败血症、新生儿学、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21
R631.3(外科感染)
2018-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1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