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572.2014.31.014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 - 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HBV - ACLF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48例)和未愈/恶化组(59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BV - ACLF诱因前3位分别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活动(占56.2%)、诱因不明(占13.1%)、乙肝病毒活动+酒精和乙肝病毒活动+劳累(均占6.5%)。各种诱因中乙肝病毒活动+丙型肝炎(丙肝)、乙肝病毒活动+艾滋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活动+药物损害诱发的肝衰竭未愈/恶化率最高(均为100.0%)。两组的年龄、清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 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血钠、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MELD)、乙肝病毒 DNA 定量(HBV - DNA)、抗病毒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95% CI)=1.062(1.012,1.115),P =0.014〕、INR 值低〔 OR(95% CI)=2.158(1.114,4.181),P =0.023〕、肝性脑病〔 OR(95% CI)=37.437(2.773,505.337),P =0.006〕是HBV - 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清蛋白水平高〔 OR(95% CI)=0.840(0.735,0.961),P =0.011〕是HBV - ACLF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HBV - ACLF的诱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需综合分析以准确评估病情及预后。

肝炎、乙型、肝功能衰竭、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

R575.3(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四川省卫生厅课题12208

2014-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713-371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全科医学

1007-9572

13-1222/R

2014,(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