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和时间-强度曲线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572.2014.29.26

超声造影和时间-强度曲线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引用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 CEUS)和时间-强度曲线( TIC)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0月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行CEUS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40例,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23例(恶性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17例(良性组),分析两组CEUS模式、TIC形态及相关参数〔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充盈模式较快速,充盈时间较早,多高增强,消退早于周围肌层。恶性组TIC呈“速升速降”型,形成“小尖波”,且23例患者中有15例TIC下穿至肌层以下,形成“下穿支”;良性组TIC呈“速升缓降”型,波峰圆钝。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周边正常肌层、良性病灶与良性病灶周边正常肌层AUC、M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周边正常肌层、良性病灶与良性病灶周边正常肌层Peak、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内膜癌Peak高于良性病灶及良性病灶周边正常肌层(P<0.05)。结论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CEUS模式与TIC形态和相关参数具有一定特征性,特别是TIC的下穿支对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征性,因此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

子宫疾病、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诊断、鉴别

R737.33(肿瘤学)

2014-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484-34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全科医学

1007-9572

13-1222/R

2014,(2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