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肿瘤疗法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定量检测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 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对照组上述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与放化疗组比较,各项凝血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的血浆FIB及D-D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恶性实体瘤放化疗组的血浆FIB水平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 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液异常状态受其治疗方式的影响;恶性实体瘤患者不论采取手术还是放化疗,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可暂时缓解,但仍存在血栓形成及继发出血的风险.
肿瘤、肿瘤治疗方案、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15
R73(肿瘤学)
2012-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15-61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