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影像-病理学评估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572.2011.28.018

临床-影像-病理学评估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

引用
目的 比较胸膜活检前临床分析所得出的初步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性,探讨临床-影像-病理学评估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3例,胸膜转移性腺癌患者13例,比较胸膜活检前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评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评价病理诊断中波形蛋白(Vimentin,VIM)、间皮瘤抗体(Mesothelial Cell,MC)、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5项指标在恶性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3.9%,13例胸膜转移性腺癌诊断符合率为61.5%.VIM、MC、CR、TTF-1、CEA等5项指标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组和转移性腺癌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敏感性最高,为92.3%;CR特异性最高,为84.6%.TTF-1在转移性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较高,为69.2%;CEA特异性较高,为92.3%.结论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应采取临床-影像-病理学评估,尤其要重视VIM、MC、CR、TTF-1、CEA指标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胸膜恶性间皮瘤、影像学、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

14

R730.262.7(肿瘤学)

2011-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243-32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全科医学

1007-9572

13-1222/R

14

2011,14(2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