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572.2010.05.012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引用
目的 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确定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Erkinjuntti提出的MRI诊断标准入选SIVD患者7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分为认知正常(NCI)组和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组;详细记录其血管性危险因素、症状和体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81.4%)患者表现为肢体肌力减退,其次为步态不稳和构音障碍(分别为40.0%、20.0%),但症状较轻;饮水呛咳和尿失禁各占14.3%.50例(71.4%)患者可检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体征;假性延髓麻痹和锥体外系体征者分别为10例、7例( 14.3%、10.0%),共济失调步态异常者仅5例(7.1%).NCI组和VCI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CI组(P<0.05),贫血、饮酒和吸烟史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仅证实有高血压、糖尿病的SIVD患者更易出现认知损害(P<0.05),其OR值分别为5.265(1.563,17.731),3.445(1.008,11.772),高脂血症[OR 3.649(0.974,11.466);P=0.027]对SI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所起的作用尚不能明确.结论 年龄可能并不是SIVD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SIVD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可能为高血压、糖尿病,而高脂血症与SIVD认知损害的关系尚不确定.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特征、认知损害、危险因素

13

R743.3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0-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85-4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全科医学

1007-9572

13-1222/R

13

2010,1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