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粘连的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1.012

腹膜粘连的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
腹膜粘连(PA)是由手术、腹膜炎症、腹膜透析等引起的腹腔内受损组织和器官间的异常纤维性粘连带,其中手术是引发PA的主要原因.PA可引起不孕、肠梗阻、肠穿孔等临床并发症,二次松解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但易复发且存在多种并发症风险.近年来开发出一系列用于PA预防与治疗的药物和屏障材料,但防治效果尚不满意.抗PA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并抑制正常免疫功能,屏障材料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PA进展,但因其不能持久覆盖腹膜损伤部位、降解不彻底等问题,不能达到抗PA的理想效果.因此在PA防治上需要新的突破.近期的研究表明PA是一系列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血管损伤、血小板聚集、凝血级联反应、纤维蛋白沉积等过程,最终纤维蛋白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形成粘连带,后期形成收缩性瘢痕并引发临床症状,上述事件中,参与PA的各种细胞发挥了关键作用.腹膜微环境中分布有腹膜间皮细胞(PMC)、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生理条件下,这些细胞成分对腹膜微环境的动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细菌和异物侵入腹膜腔时,纤维蛋白和炎性细胞随腹腔液渗出以限制、清除并吸收异物,最终纤维蛋白被吸收,腹膜损伤正常愈合.病理条件下,上述细胞功能紊乱,从而促进PA进展.PMC功能的失调促进初始PA形成、炎症反应扩大、纤维蛋白过度沉积;中性粒细胞和腹膜常驻巨噬细胞最早被募集到腹膜损伤部位,前者介导炎症反应,后者覆盖损伤部位起短暂保护作用;PA中晚期中性粒细胞形成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并协同其他细胞促进纤维化进展导致PA形成.笔者就腹膜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在P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各种细胞在PA进展中的相互作用作一概述,此外介绍近年来防治PA的主要措施,并总结以参与PA的细胞为中心防治PA的策略,以期为临床防治PA提供新思路.

组织黏连、腹膜、间皮细胞、炎症、纤维化、综述

32

R656(外科学各论)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资助项目;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基金资助项目;甘肃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基金资助项目

2023-03-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8-13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005-6947

43-1213/R

32

2023,3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