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淋巴细胞衰减子基因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1.010

转B、T淋巴细胞衰减子基因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机制

引用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大鼠肝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DA大鼠为供体,为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获取SD大鼠DC后,分别用携带或不携带BTL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DC.将36只肝移植术后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移植术后无任何无处理)、DC组(肝移植术后输入未携带BTL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的DC)、BTLA-DC组(肝移植术后输入携带BTL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的DC).每组术后7d完成血生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检测后,剩余大鼠行生存时间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TLA-DC组术后的肝功能损伤指标、免疫刺激细胞因子IFN-γ水平以及移植肝组织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评分降低,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但DC组术后的以上指标均呈一定程度的反向变化,定量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d,D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d,BTLA-D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9 d,3组间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4,P=0.000 3).结论:高表达BTLA的DC减缓了移植肝脏急性排斥反应,延长受体大鼠的生存时间,机制可能与其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有关.

肝移植、移植物排斥、树突细胞、免疫耐受、大鼠

28

R657.3(外科学各论)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1606RJYA272

2019-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0-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005-6947

43-1213/R

28

2019,2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