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23.15.006
湿度调控设施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产孢和释放规律及防治技术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棒孢叶斑病给黄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孢和释放是多主棒孢实现再侵染的关键环节.论文旨在探究设施栽培条件下多主棒孢产孢、释放规律,湿度对多主棒孢产孢、释放的影响,以及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方法]通过测定黄瓜发病叶片 0:00、3:00、6:00、9:00、12:00、15:00、18:00 和 21:00 产孢量,分析多主棒孢的产孢规律;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分别测定一天之内 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 时棚室空气样本中多主棒孢浓度,分析多主棒孢释放的日变化规律;在人工气候暴露仓和塑料拱棚内,分别设置持续高湿(相对湿度>90%,24 h)、持续干燥(相对湿度<60%,24 h)、先高湿 12 h后干燥 12 h、先干燥 12 h后高湿 12 h等不同的湿度水平,研究不同湿度条件对多主棒孢产孢、释放的影响.比较 6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和 5 亿活菌/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喷雾法和弥粉法施药方式,不同施药时间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空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结果]多主棒孢产孢、释放数据显示,一天内不同时间,黄瓜发病叶片病斑产孢量和棚室空间孢子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夜间 18:00 之后,随着高湿(相对湿度>90%)持续时间延长,叶片病斑产孢量增大,次日早上 6:00 病斑孢子数达峰值 1 344 个孢子/cm2;开风口后,棚室内湿度降低(相对湿度<60%),孢子释放到棚室空间,中午 12:00 空气中多主棒孢浓度达峰值 12 445-110 697个孢子/m3.不同季节棚室空间多主棒孢孢子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夜间高湿(相对湿度>90%)产孢、白天低湿(相对湿度<60%)释放的趋势.在人工气候暴露仓和塑料拱棚内,干湿交替条件下多主棒孢的产孢、释放量更高,病情扩展更快,显著高于持续高湿或持续干燥条件.用 6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和 5 亿活菌/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傍晚 19:00 弥粉法施药,对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 80.60%和 75.08%,对空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达 84%以上.[结论]湿度是影响多主棒孢产孢和释放的关键环境因子,设施栽培干湿交替环境加快了多主棒孢的传播和扩散,弥粉法施药的防治效果优于喷雾施药,最佳施药时间为孢子大量繁殖前的傍晚或晚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高效防控策略.
黄瓜棒孢叶斑病、多主棒孢、湿度、产孢、释放、弥粉法施药、施药时间
56
S436.421.1;S642.2;P5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2023-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907-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