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64/j.issn.0578-1752.2017.02.012

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引用
果品在生产、 贮运过程中易发生真菌性病害,不但可引起腐烂或腐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继农药残留、 重金属污染后,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具有强毒性.大量研究表明,真菌毒素可致DNA损伤,低浓度下即可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使肝脏、 肾脏和胃肠道发生病变,并且可致癌、 致畸、 致突变等,研究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精准检测、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青霉素(Patulin,PAT)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链格孢毒素(Alternaria toxins)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存在于果品中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别将PAT、AFB1、AFM1和OTA列为第3类、1类、2B类和2B类致癌物质.通常果品中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极低,因此对检测方法的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 毛细管电泳技术等,但往往由于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无法采用一种标准方法完成对所有真菌毒素的定量测定.因此,筛选准确、 高效、 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该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来保护消费者健康,但均未涉及链格孢霉毒素.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毒理学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情形下通过果品摄入的真菌毒素水平极低,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果品中的真菌毒素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降解和控制,但无法将被真菌毒素污染后产品中的毒素完全脱除,果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重在"防"而非"除"本文从果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状况、 毒性、 检测方法、 限量标准、 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对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果品、真菌毒素、展青霉素、黄曲霉毒素、链格孢毒素、赭曲霉毒素A、风险评估

50

TB1;S66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GJFP201600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2017-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332-34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0578-1752

11-1328/S

50

2017,5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