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秆的支撑功能及其可塑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64/j.issn.0578-1752.2016.01.006

玉米茎秆的支撑功能及其可塑性

引用
[目的]从植物茎支持功能相关性状出发,阐明其在各种生态因子作用下的可塑性变化及生态适应意义.[方法]定义玉米茎的3个支撑功能性状:(1)线密度=节间重量/节间长度;(2)承重自重比=节间承重/节间重量,其中,承重=节间上方全部组织与器官的重量(不包括该节间自重);(3)承重线密度比=节间承重/节间线密度.可塑性用塑性系数表示,此系数值仿照变异系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方差组分根据数据的期望均方模型估算.共包括6个田间试验,处理组成分别为:5个地点x2个品种组合、11个采样期x2个品种组合、4个种植密度(3.0-9.75株/m2)x3个采样期组合、4个种植密度(2.4-6.0株/m2)、3种施氮量x2个追肥期组合、高密无肥对比低密有肥.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处理间差异,采用LSD比较处理均值,采用负对数模型拟合茎线密度依节位的垂直分布.[结果]节间线密度变幅为0.052-0.72 g DW·cm-1,其垂直分布符合负对数方程:线密度=a-b×log(节位);承重自重比变幅为7-51,承重线密度比变幅为122-260 cm,计入雌穗重量后以上两个数值比的最大值出现在穗下第一节间,分别为246和3 425 cm.茎功能性状在品种间、地点间差异明显,在灌浆中后期线密度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节间线密度持续下降,而承重自重比在较大密度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加大施氮量提高了线密度,但是却不影响承重线密度比.茎性状的可塑性表现为:线密度>承重自重比>承重线密度比,干物质在茎上各节间的承重投入受最优化策略控制.[结论]以上3个茎支撑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的承重特征,从一个新的角度刻划了干物质投入及其投资效率,有助于深入认识植物的干物质分配现象.

玉米、茎、支撑功能性状、性状可塑性、基因型、地点与农艺措施、线密度、承重自重比、承重线密度比

49

S225.5+1;S513;TS101.9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2016-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9-7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0578-1752

11-1328/S

49

2016,4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