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13.22.011
扩散限制和环境筛选对子午岭森林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
[目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加强植被的恢复重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拟通过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群落构建过程的研究,为该区的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范变异分解和Mantel检验两种互补的方法,通过分离环境因子/距离(度量环境筛选)和空间因子/距离(间接度量扩散限制)对群落物种组成/距离的相对贡献,确定环境筛选和扩散限制在该区植物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显著,空间和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草本、灌木、乔木三层29%-65%的物种组成变异(P<0.01)。而二者的贡献特点在不同层次有所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以空间因子为主导;而在草本层中,空间和环境因子具有相似的贡献率。草本、灌木、乔木三层的物种非相似性距离与环境距离和地理距离都显著相关(P<0.05),草本层具有较大的环境距离相关系数,而灌木层和乔木层具有较大的地理距离相关系数。[结论]扩散限制和环境筛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黄土高原森林群落的构建过程。本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否定环境筛选在黄土高原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而是更加强调了扩散限制在该区的主导性。因此,在黄土高原森林群落的恢复重建中,应该同时考虑环境异质性和地理空间的差异性。
生态位理论、中性理论、群落相似性、典范变异分解、Mantel检验
Q948;S718.5;S15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陕西师范大学项目
2013-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733-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