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12.18.005
成都平原周年耕作模式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持续效应
[目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除了受遗传因子控制外,还受到生态环境条件和耕作栽培措施等外部因子的影响.研究周年耕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可为优化区域耕作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年小麦秋播时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区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两个因素的5种周年组合模式(麦免稻旋WZRR,麦免稻旋+秋菜WZRRV,麦稻双免WZRZ,麦稻双免垄作WRZB,周年旋耕无秸秆还田CK)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持续影响效应.[结果]所有耕作模式的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年际间均呈波动性交化,对照产量在多数年份都处于低值水平,7年平均较其它处理低3.0%—4.7%,随时间推延下降趋势明显,年均递减0.125 t·hm-2.所有处理的有效穗均无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但穗粒数下降趋势和千粒重上升趋势明显.7年平均,对照的有效穗显著低于其它处理,而穗粒数、单位面积粒数和千粒重在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免耕与秸秆还田组合模式具有不同程度提高小麦主要生育阶段耕层土壤速效N、P、K含量和改善中后期个体与冠层质量的作用.WZRZ、WRZB处理的多数小麦品质性状与CK相当或略优,而WZRR、WZRRV处理有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的趋势.[结论]免耕与秸秆还田利于稳定小麦产量和改善耕地质量,尤以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模式最好.
小麦、成都平原、耕作模式、持续作用、产量、品质
45
S512.1(禾谷类作物)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2012-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721-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