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10.24.001
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定位
”目的”利用QTL定位方法检测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QTL,并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可能分子机理.”方法”利用重组自交系与亲本协青早B构建BC1杂种群体,通过两地重复试验,以中亲优势考察6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型,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其QTL.”结果”多数产量性状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两地试验中,共检测到20个产量性状杂种优势QTL,分布在水稻第2、3、6、7、8、10等6条染色体上,包括3个控制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QTL、2个控制单株穗数杂种优势的QTL、6个控制每穗总粒数杂种优势的QTL、4个控制每穗实粒数杂种优势的QTL、4个控制结实率杂种优势的QTL和1个控制千粒重杂种优势的QTL.单个QTL对群体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90%-12.85%.”结论”检测到控制6个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20个QTL,其中qHNP-3、qHTNSP-7、qHNFGP-7、qHSF-7、qHTGWT-3 5个QTL在两地试验中稳定表达;检测到的20个杂种优势QTL中,有1 3个与在RIL群体中检测到的QTL重叠,重叠率达65%,因此,认为来自纯系的产量性状加性效应对杂种优势产生具有重要贡献.
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QTL、回交群体(BC1)
43
S5(农作物)
农业部超级稻专项2007C1290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nyhyzx07-001
2011-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983-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