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FLP的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基于AFLP的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

引用
[目的]由于研究材料,地理分布等条件的限制,菊属(Dendranthema),亚菊属(Ajania)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未得到很好解决.核糖体ITS区和叶绿体trnL/trnF间区等相关分子序列解析用于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具有较大优势,但在菊属及其近缘属等相关类群间存在信患位点低的问题,而AFLP标记以其高多态性的优点在亲缘关系很近类群的系统演化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关系,同时为菊花(D.×grandiflorum)等材料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9对荧光标记引物对东亚蒿亚族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类群共50个分类单元进行AFLP分析,同时分别利用SPSS 11.0软件采用非加权平均数UPGMA方法和PAUP*4.0 b10软件采用最大简约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AFLP分析共获得1 695个多态性条带.根据相似性系数,无论是整个蒿亚族及其近缘类群内部,还是菊属,亚菊属内部,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分化明显.[结论]无论是UPGMA聚类分析结果还是构建的最大简约树,AFLP结果均将菊属和Arctanthemum先聚为一亚分支,各自形成两个种群,各自种群包含亚菊属的个别类群;亚菊属的大部分类群和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形成另一亚分支,与菊属亚分支互为姐妹群形成菊属-亚菊属大分支.这说明菊属和亚菊属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类群平行演化而来,其中亚菊属的多花亚菊(A.myriantha)、铺散亚菊(A.khartensis)等与菊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原产日本的矶菊(A.pacifies)、盐菊(A.shiwogiku)等是亚菊属中较进化类型;太行菊属的系统地位可能更接近于蒿亚族;短舌菊属(Braehanthemum)则被排除于菊属群之外.柳叶亚菊(A.salicifolia)、异叶亚菊(A.variifolia)等应从亚菊属中分离出来,支持单列成栎叶菊属(Phaeostigma).

菊属、亚菊属、蒿亚族、AFLP、系统演化、属间关系

43

S6(园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89;2006

2010-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302-13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0578-1752

11-1328/S

43

2010,4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