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土壤微生物量演变过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64/j.issn.0578-1752.2009.03.024

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土壤微生物量演变过程

引用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数,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参照,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坡耕地撂荒后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侵蚀环境下的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偏低,土壤理化性质较差,撂荒后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微生物量碳(Caic)在撂荒1 a后显著增大,前7 a较为剧烈,增幅较大,随后呈波动式上升,50 a达到最大值;微生物量氮(Naic)在撂荒初期增长缓慢,40 a时才达到显著水平,微生物量磷(Paic)在撂荒初期显著降低,5~7 a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上升,20~25 a时和坡耕地没有显著差异,50 a时达到最大值.撂荒50 a时土壤Caic、Naic和Paic分别较坡耕地增加166%,146%和52%,但仅为侧柏林的43.42%、45.06%和51.47%.呼吸强度在撂荒初期迅速增加,随后趋于稳定,与侧柏林差异不显著.qCO2在撂荒初期显著升高,随后波动式降低,50 a后达到最低值,仍显著高于天然侧柏林.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qCO2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Caic、Naic、Paic,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随撂荒年限呈一次线性增长.[结论]侵蚀环境下的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生物的自肥作用恢复土壤肥力和增加微生物量,但恢复到破坏前该地区顶级群落时的土壤微生物量和理化指标的过程相对于林地开垦后的土壤肥力退化要漫长的多.

黄土丘陵区、撂荒、微生物量

42

S1(农业基础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43-9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0578-1752

11-1328/S

42

2009,42(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