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黄化皱缩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
为明确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Chinese chestnut yellow crinkle,CnYC)的病原菌及分类地位,探索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田间打孔吊袋输液的方法筛选农用抗生素.结果 表明: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病原菌为Candidatus Phytoplasma castaneae,属于16SrXIX-A亚组,菌株编号为CnYC-Hebei;盐酸四环素对该病害防治效果较好,其防效达到85.3%.采收后落叶前利用盐酸四环素打孔吊袋输液方法,并结合落叶后修剪发病枝条、展叶期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和叶面肥以及生长期诱杀刺吸式昆虫,从病害诊断、防病虫以及壮树3个方面集成了板栗黄化皱缩病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该病害进行了田间综合防控示范试验.调查分析显示,综合防控组的防治效果达到86.4%、单果重为8.1g、饱果率为91.9%、栗蓬大小为49.3 mm×42.3 mm,叶片大小为18.1 cm×7.5 cm,这些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使发病植株恢复了生产,为开发安全有效的CnYC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了参考.
板栗黄化皱缩病;植原体;鉴定;综合防控
24
S436.6(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北省教育厅板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2022-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