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41/j.issn.1007-4333.2013.06.09

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引用
以“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2种三熟套作体系和“小麦-大豆”、“小麦-甘薯”、“蚕豆-玉米”3种两熟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2011和2012年2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体系产量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后均显著高于单作小麦,套作玉米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与对应单作相比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2种三熟套作模式中小麦/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体系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与相应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套作提高了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NUEms>0),平均提高38.5%,玉米/甘薯套作降低了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NUEms<0),平均降低46.0%;全年总收益2年平均以三熟套作“麦/玉/薯”体系最高,比三熟套作“麦/玉/豆”体系高13.1%,比两熟轮作体系小麦-甘薯、小麦-大豆和蚕豆-玉米分别高14.7%、2.4%和41.2%.综上,三熟套作相对两熟轮作能提高体系产量和产值,与大豆套作能提高体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小麦、玉米、轮作、套作、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效率

18

S344(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1210103906;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RZ0018

2014-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8-7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007-4333

11-3837/S

18

2013,18(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