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在四川乐山稻区种群动态及危害规律研究
旨在为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的检疫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危害规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成虫危害程度与幼虫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乐山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时期不一致,且其产卵期长,幼虫发育、化蛹和羽化时期极不整齐,各虫态交叉现象明显.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离稻田10m范围内的坡地和树荫下0~5cm浅土中,其中树荫下的越冬虫量最大.开春后平均温度达12℃以上,越冬成虫逐渐复苏并取食周边寄主.调查表明,乐山地区共有5个县(区)发生稻水象甲疫情,涉及乡镇73个,发生面积约8000 hm2.
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危害规律
36
S431.9(病虫害及其防治)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农作物抗病虫性鉴定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项目"绿色水稻病虫防控体系建立"川农函2019]472号;乐山市重点科技计划课题"水稻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控方法研究"
2021-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