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绿肥对早稻病虫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研究不同冬种绿肥对后茬早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为南方稻区种植模式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以马铃薯、油菜和紫云英为绿肥植物,以冬闲田处理作对照,研究冬种绿肥翻压后早稻病虫草发生变化特征及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冬种绿肥翻压后,对水稻病虫草发生种类无影响,主要病虫草害均为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鸭舌草和稗草,而对纹枯病、鸭舌草和稗草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量无显著影响.在水稻孕穗期,纹枯病株发病率表现为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冬闲田—水稻>紫云英—水稻处理,至黄熟期表现为冬闲田—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紫云英—水稻处理;鸭舌草和总草密度均以冬闲田—水稻>紫云英—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而稗草则以冬闲田—水稻>油菜—水稻>马铃薯—水稻>紫云英—水稻.冬种绿肥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冬种绿肥翻压后早稻病虫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在江西红壤稻区,冬种绿肥可抑制纹枯病和杂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绿肥选择上以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病虫草害控制综合效果最好.
水稻、冬季绿肥、病虫草、产量、防治
31
S435.115(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持续丰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1BAD16B04.
2015-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