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5921.2013.11.004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大面积脑梗死接受血管内低温治疗的患者22例.按发病6个月生存与否或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生存组(14例)和死亡组(8例),预后良好组(mRS 0~4分,11例)和预后不良组(mRS 5~6分,11例).分析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22例患者诱导低温时间为(7.4±3.1) h,降温速度(0.66±0.40) ℃/h;维持低温中位数时间24.0(20.5~72.0) h,最大温度偏差中位数0.2(0.1~2.0) ℃,最大温度偏差≤0.3 ℃时长占维持低温时长的比率平均>90%,15例患者低温过程中最大温度偏差≤0.3 ℃;恢复常温时间(36.0±13.9) h,复温速度(0.09±0.05) ℃/h.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以及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各项温度相关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1例发生低温操作技术实施意外(盐水腔破裂);4例患者发生低温仪器运转意外(6例次),其中3次电源松动和1次机器停止运转的持续时间长,并引起体温波动,幅度为0.4~0.7 ℃.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以及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低温操作意外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较好,但仍需提前做好低温治疗方案和各种意外事件处理预案,以保证低温治疗顺利实施.

脑梗死、低温、人工、操作性、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低温

10

R74;R6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11107058811010;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

2013-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77-58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1672-5921

11-5126/R

10

2013,10(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