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5921.2007.03.00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及炎性反应与临床表现的观察
目的 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变化、炎性反应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9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示4例患者有栓子脱落,5例无栓子脱落.对患者均行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一部分行常规HE染色,观察常规形态学改变;另一部分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D3、CD45RO、CD20、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栓子脱落的关系.结果 ①光镜下结果显示,在斑块的肩部和纤维帽内可见一些新生小血管、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平滑肌细胞减少.炎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新生小血管周围,血管增生越明显,浸润的炎性细胞越多,平滑肌细胞减少越明显.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浸润的炎性细胞为CD3和CD45RO染色阳性的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新生小血管周围;α-SMA在斑块纤维帽内的表达呈不均匀性,部分区域没有表达.PCNA染色呈阳性,证实细胞增殖处于活跃期.③有栓子脱落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更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对斑块的不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颈动脉狭窄、动脉内膜切除术、炎症
4
R741.02;R743.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519;首都发展基金重大课题2003-1002;北京市科委科技基金D0905004040131
2007-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