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市场视角看18世纪以来的中国茶业——《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评述
自19世纪中叶起,中国茶业由垄断国际市场快速走向全面且无法逆转的衰落.对于其中所涉国际竞争、经济规律、政商关系、价格机制等前沿性问题,石涛所著《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在新视角与新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近代中国茶业受国际竞争、国家政治与经济规律的多重挤压,晋商作为茶业主体一直未能实现利润的有效传导及分配.19世纪中叶之前,中外贸易服务于清政府的羁縻边境国策,茶叶交易更多出于交换关系之维系,生产与销售的脱节使得国内茶商缺乏议价权.19世纪中叶之后,中美假茶问题导致中方失去了通过卖方需求端来提升华茶"价格-质量"良性互动的机会,中俄恰克图贸易中俄方却利用中方对皮毛的旺盛需求实现了产业升级.在无法参与世界市场利润分割的情况下,国内产业链条中的利润分配更加阻滞,茶商虽拥有生产垄断权但始终受政府的严格控制,更重要的是,茶商的利润率与资本积累一直没有对国内就业、劳动生产率、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刺激,反而通过建立卡特尔联盟将成本转嫁到组织外部,从而造成最底层茶农的贫困.此外,从世界市场与中国茶业的相对静态分析来看,经济史研究成果的最佳构想既离不开历史视角下的归纳,也离不开经济视角的逻辑抽象,两者应在整体上保持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价格悖论、近代茶业、世界市场、华茶
41
S-09;K207(一般性理论)
2022-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