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848.2022.05.019
多巴胺在早泄发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 PE)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全球约有5%-30%的成年男性深受其影响[1-2].早泄不仅对患者本人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内向、自卑、沮丧、性欲减退及性唤起困难,甚至会导致性伴侣关系恶化等[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他们的研究为PE的定义和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指导方针.国际性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 ISSM)继2007年第一次对原发性早泄(lifelong PE, LPE)提出新的定义后,于2013年[4]进一步明确了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acquired PE, APE)的定义:①从初次性交开始,射精往往或总是在插入阴道前或插入阴道后大约1min以内发生(LPE);或射精潜伏期显著缩短,往往小于3分钟(APE);②总是或几乎总是不能控制/延迟射精;③消极的身心影响,如苦恼、忧虑、沮丧和(或)躲避性生活等.早泄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研究认为,PE是一种受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共同导致的射精功能障碍[5],其中神经生物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早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羟色胺假说、多巴胺假说、催产素假说等.多巴胺(dopamine, DA)促进射精的机制是通过与突触前和/或突触后受体结合.本文就多巴胺在PE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PE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多巴胺、早泄、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36
R698.2;R338.63(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2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5-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