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848.2014.08.018
早泄器质性病因研究进展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成年男性中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但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相比,其定义、分类及发病率等仍存在争议。以往常认为早泄是一种心理疾病,故相关器质性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相对滞后,现将早泄器质性病因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br> 一、早泄的定义、分类及发病率<br>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及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等多个学术组织对早泄给出了定义[1],其中唯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是国际性医学学会(ISSM)对早泄的定义。该定义主要包括以下特点:射精总是在插入阴道后1min内发生;不能在阴茎进入阴道后控制并推迟射精时间;有消极的心理因素,如苦恼、焦虑、挫败感及逃避性接触等。但该定义对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ntralvaginal ejaculation latence times,IELT)的划分是基于对原发性早泄的研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早泄病人。对于其他类型的早泄,在IELT的量化、男女双方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是否应包含在定义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争议。
早泄、病因学
R698.1(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14-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