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235/E20210549

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26例)和未狭窄组(124例).统计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分析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26例,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7.33%.狭窄组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8%、30.77%、23.08%、73.08%和46.15%,均高于未狭窄组的7.26%、6.45%、5.64%、39.52%和7.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均是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77、3.370、3.445、2.762和2.659,P<0.05).结论 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等,临床可据此对食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食管病变、食管狭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影响因素

28

R571(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22-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内镜杂志

1007-1989

43-1256/R

28

2022,28(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