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共78例行ESD治疗.内镜下明确病变边界,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或针刀在病变周围电凝标记,行黏膜下注射,使病变完全抬起,用钩刀环形切开黏膜至黏膜下层,IT刀逐层分离,直至最终剥离病变组织.结果 78例上消化道病变,其中食管病变27例,黏膜病变5例,黏膜下病变22例;胃病变50例,黏膜病变12例,黏膜下病变38例;十二指肠黏膜下病变1例.病变直径0.4~5.0 cm,平均1.44cm.77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8.7%(77/78).78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1.0%(71/78).ESD手术时间(自病灶染色至完整剥离)20~210 min,(平均58.3min).术中程度不等出血,均经电凝、APC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发生迟发性出血.ESD穿孔发生率3.84%(3/78),2例保守治疗愈合,1例胃底部病例因肿瘤过大(直径约5 cm)术中合并穿孔未能完成治疗送外科手术.52例随访2~17个月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胃肠道、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17
R571;R573(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卫生行业
2011-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