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灰枝紫菀生药学鉴别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8517.2019.16.zgmzmjyyzz201916014

藏药灰枝紫菀生药学鉴别

引用
目的:研究藏药灰枝紫菀的性状及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 显微鉴别方法研究藏药灰枝紫菀的生药学特性.结果:灰枝紫菀茎多分枝,帚状,皮灰褐色,撕裂,嫩枝纤细,被密短糙毛或柔毛.叶上表面被短糙毛,下表面被柔毛.头状花序在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或单生;花序梗细,长1~2.5 cm,有疏生的苞叶.灰枝紫菀根皮层宽广,可见众多石细胞,皮层内侧可见4~6个分泌道.茎横切面呈圆形,外被角质层,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叶上、 下表皮均有腺毛,厚角组织1~2层,栅栏组织紧密分布,气孔不定式,3~4个保卫细胞.粉末黄棕色.腺毛和非腺毛较多.冠毛为多裂性分枝状,各分枝为单细胞,花粉粒黄色,具3孔沟,表面具尖刺状雕纹,石细胞单个散在,呈类方形,层纹及孔沟较明显,无色.可见花冠裂片表面具棒槌状突起.导管多为网状纹理和螺纹导管.偶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结论:灰枝紫菀干燥药材性状特征,根、 茎、 叶横切面和叶表面显微特征,以及全草粉末显微特征均可显示其独特鲜明的生药学特性,以性状特征和全草粉末特征最为突出,为灰枝紫菀的生药学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藏药、灰枝紫菀、生药学研究

28

R282.71(中药学)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BAB205091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0-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1007-8517

53-1102/R

28

2019,28(1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