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3与自身免疫疾病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484X.2015.08.031

IL-33与自身免疫疾病

引用
2003年Baekkevold发现一种高内皮小静脉核因子( Nuclear factor of high endothelial venules, NF-HEV)[1],2005年Schmitz搜寻序列资料库发现该基因序列与IL-1家族同源,命名为IL-33[2],在人体定位于染色体9p24.1,编码270个氨基酸。 IL-1家族成员在固有免疫反应中有各自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大部分有致炎作用,也有部分成员可以抑制炎症,如IL-37、IL-1 Ra [3],它们在自身免疫疾病与炎症紊乱中发挥多种病理作用[4]。 IL-33作为IL-1家族的一员,在许多免疫疾病中有重要的多向效应,对于炎症,IL-33有双向调控作用[5]。 IL-33主要诱导Th2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IL-5、IL-13等Th2类细胞因子,参与宿主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它也可作为致炎因子参与非Th2型急慢性炎症反应[6],诱导TNF-α、IL-1β、IL-6等非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作为核转录因子, IL-33还可调节基因转录[3]。

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家族成员、生物学活性、寄生虫感染、核转录因子、过敏性疾病、致炎因子、炎症反应、细胞分泌、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基因转录、基因序列、肥大细胞、调控作用、病理作用、资料库、小静脉

R392

四川省青年基金2012 JQ0018;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4ZB0158,13ZB0262。

2015-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32-11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免疫学杂志

1000-484X

22-1126/R

2015,(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