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抗原诱导小鼠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其可能分子机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体外抗原诱导小鼠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其可能分子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为了探讨抗原诱导T细胞抑制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分别利用抗原、抗原+抗CD80抗体、刀豆蛋白A、抗CD3抗体先行诱导小鼠T细胞,并于诱导后24、48、72、96小时分别引入NK细胞,通过51Cr释放试验动态观察NK细胞的功能状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细胞抑制NK细胞功能的作用模式,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经诱导的T细胞Bc1与Bc2表达情况.结果:①各组在24、48、72小时相点,上清液对NK功能均无显著影响,而到96小时,抗原激活组与抗原+抗CD80抗体诱导组两组上清液对NK细胞的杀伤能力表现出促进作用,与其它各时相点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者低于前者,二者相比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刀豆蛋白A与抗CD3抗体刺激组T细胞从T细胞接受刺激24小时起至96小时,均表现了抑制NK细胞功能.抗原+抗CD80抗体耐受诱导组与抗原激活组T细胞则是在诱导后48小时方表现出对NK细胞的抑制,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只有同种抗原刺激48小时的细胞培养物可检出Bc1、Bc2.其他时相、其他细胞刺激剂作用下均未能检出Bc1,Bc2的表达.结论:经诱导的T细胞能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NK细胞功能,但不同诱导剂活化的T细胞引起NK细胞抑制的机制可能不同.小鼠HLA-G的类似物-Bc1与Bc2的表达与抗原信号有关,抗原诱导的小鼠T细胞可能通过表达Bc1与Bc2来抑制NK细胞的功能,从而参与移植耐受的形成,这一结论提示这类非经典MHC Ⅰ类分子有可能成为移植耐受的检测标志.

T细胞、NK细胞、器官移植、免疫耐受

23

R3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261;重庆市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06]3055;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黔省专合字2005144号

2008-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83-10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免疫学杂志

1000-484X

22-1126/R

23

2007,2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