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村居民膳食特点及对慢病防控意义的研究
目的 了解青海省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于2010年5月对青海省平安县2个自然村所有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利用食物频率法询问个体主要食物摄人频率和摄入量,同时采用家庭称重法对60户家庭的食盐和油脂消费量进行调查.结果 对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908名调查对象谷类薯类及杂豆、畜禽肉类、蛋类每日人均摄入量分别为621.91、90.50和29.56 g;奶类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每日人均摄入量分别为60.48、31.21 g;鱼虾类每日人均摄入量为2.75 g;调查对象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日食用率分别为89.65%和10.90%,人均摄入量分别为262.75、44.23 g,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低于膳食宝塔建议量的比例分别71.81%和96.70%;调查家庭中人均食盐和烹调油摄入量分别为12.62、65.52 g.结论 青海省农村被调查居民膳食结构呈“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盐、高油、高畜禽肉类和低蔬菜水果类摄入,是典型的慢性病高风险膳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建议针对西部农村地区人群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膳食改善、健康教育和适宜干预技术和措施以及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居民健康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从长远的角度预防和控制农村居民慢性病.
西部、农村、居民、膳食特点
21
R181.3(流行病学与防疫)
中华预防医学会项目
2013-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6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