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郊居民食品消费观念和行为比较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居民主要食品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并对城郊差异进行比较.方法 2007年10-12月随机选择4个时间点(均为下午1时至5时),采用拦截调查的方式对287名到城区(朝阳区)某京客隆超市和307名到郊区(昌平区昌平镇)某美廉美超市购物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城区和郊区各调查2次.调查内容包括对象的一般情况及购买食品时考虑的因素、各类主要食品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结果 93.1%的北京居民最常购买食品的地点是超市,47.8%和38.2%的居民分别将"是否安全卫生"和"对健康的影响"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郊区居民更多考虑"是否安全卫生"(55.0%),城区居民更多考虑"对健康的影响"(44.6%),城郊间首要因素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北京市居民购买最多的鲜肉类是猪肉,城区居民购买"熟肉制品"和"冷冻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频率明显高于郊区居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纯鲜牛奶和酸奶是北京居民消费最多的牛奶品种,仅有25.0%的居民经常饮低脂或脱脂牛奶,不饮低脂或脱脂奶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口味".只有13.6%的北京居民经常购买低钠盐,城区居民经常购买低钠盐的比例(23.0%)明显高于郊区(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买低钠盐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低钠盐"和"知道有,不知道有什么用".北京市居民识别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能力仍然较低,分别有61.6%和42.3%的居民能识别动物内脏和猪肉胆同醇较高,仅有7.6%的居民知道植物油中脂肪含量最高.结论 北京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食品消费行为和识别高胆固醇、高脂肪食品的能力仍普遍存在问题,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食品、观念、行为、健康教育
17
R155.1(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2009-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