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媒介伊蚊网格化监测模式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1.019

上海市静安区媒介伊蚊网格化监测模式研究

引用
目的 探索网格化的蚊媒监测模式,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和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7-10月在上海市静安区北、中、南3个街道结合自然道路,按照长、宽分别为400 m划分为相邻的监测块,以监测块为单位开展外环境布雷图指数(BI)法和人诱停落法的现场监测,通过比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监测块间的监测结果来评估网格化监测的有效性.采用Excel 2016和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划定监测块21个,完成监测8次;白纹伊蚊停落指数为4.06只/(人·h),其中最高为7月下旬9.58只/(人·h),其次为7月中旬7.62只/(人·h)和8月中旬5.62只/(人·h),北、中、南部停落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7,P=0.746);平均B1为27.21,7月中旬最高为40.64,其次是7月下旬为37.90,再次是8月中旬为35.56,时间变化趋势与停落指数基本一致,北、中、南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61,P<0.001);停落指数和BI以块为单位统计,在不同监测块间差别较大,7月中旬各块间差异最大,停落指数均值为7.62只/(人·h),最高监测块达29.00只/(人·h),最低为0,BI均值为44.07,最高达178.57,最低为0,随密度下降监测块间差异逐渐减小;停落指数和BI在不同场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747,P=0.001;Z=18.722,P=0.001),其中学校最高,其次为居民区.结论 蚊虫密度受环境及控制措施实施等因素影响,不同场所、不同区域蚊虫孳生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蚊媒监测中采用网格化的监测模式,扩大监测覆盖范围,使监测结果更具代表性.

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人诱停落法、网格化监测

32

R384.1(医学寄生虫学)

2021-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9-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003-8280

13-1142/R

32

2021,3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