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与抗药性监测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1.013

福建省2019年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与抗药性监测分析

引用
目的 了解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和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12月,在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地区,用双层叠帐法和布雷图指数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 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全年帐诱指数平均为3.93只/(顶·h),布雷图指数(BI)平均为5.75,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在6月,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帐诱指数分别为3.69、3.77和4.32只/(顶·h),工地帐诱指数最高.各类积水容器中以闲置容器幼蚊阳性率最高,达45.92%03个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敏感,除厦门地区成蚊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敏感外,其余监测点成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残杀威7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 2019年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高峰较2018年提前了1个月,对测试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加强白纹伊蚊密度和抗药性监测,对合理使用杀虫剂,做好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执行"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

白纹伊蚊、密度、抗药性

32

R384.1;S481+.4(医学寄生虫学)

福建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19-WJ-29,2019-1-17

2021-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5-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003-8280

13-1142/R

32

2021,3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